《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誉为“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作于公元763年,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唐军收复了被叛军占领多年的河南、河北地区。杜甫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万分,写下了这首充满喜悦之情的诗篇。
诗的开篇“剑外忽传收蓟北”,点明了喜讯传来的时间和地点。“忽传”二字生动地表现出消息来得突然且令人惊喜。接着,“初闻涕泪满衣裳”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感慨。一个“涕”字不仅体现了对国家战乱结束的欣慰,也流露出对自己多年漂泊、忧国忧民生活的复杂情感。
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进一步描写家人得知捷报后的反应。妻子儿女不再为战乱担忧,而诗人自己更是欣喜若狂,甚至随意卷起诗书庆祝,展现出一种久违的轻松与欢愉。
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和平时光,并渴望早日返回故乡的心情。这里通过“白日”“青春”等意象,营造出明朗欢快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希望。
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具体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返乡路线。短短两句,却跨越千里,将急切归乡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热烈,充分体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深厚人文关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时代变迁和个人际遇深刻反思的艺术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