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系列田园诗,共六十首,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每部分十五首。这些诗歌描绘了乡村四季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劳动生活,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农村社会状况的关注。以下是《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一些精选片段,虽然无法全部列出,但可以从中感受到其魅力:
春季篇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雨水滋润着大地,花草迅速绽放,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夏季篇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夏日里,大人白天在田间劳作,夜晚则忙着纺纱织布,孩子们虽不解农事,却也在树荫下模仿大人的样子学习种植瓜果,展现出农家生活的忙碌与和谐。
秋季篇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场院里忙着打稻谷,尽管辛苦,但丰收的喜悦让整个村庄充满了欢声笑语。
冬季篇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冬天的傍晚,夕阳余晖洒在村落之上,牛羊缓缓归家,老人们站在门口等候着外出放牧的孩子归来,画面宁静而温馨。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乡村风貌,还蕴含着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四时田园杂兴》,我们可以窥见宋代农村的真实面貌,感受那份质朴而美好的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