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有一片被青山环绕的村落。村中住着一位名叫柳清歌的少年,他眉目如画,举止温文尔雅,仿佛从画卷中走出一般。据村里的长者说,柳清歌并非寻常人家出身,他的父亲曾是朝廷的一名谏官,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最终被贬回乡。母亲则是书香门第出身,擅长琴棋书画。
柳清歌自幼聪慧过人,熟读四书五经,尤其喜爱《道德经》与《史记》,常常在月光下独自吟诵。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仅做一个读书人,更向往成为像父亲那样的忠臣良将。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会坐在窗前,用毛笔临摹父亲留下的奏折,希望有朝一日能为国家尽一份力。
村里的孩子们都喜欢围着他听故事,他讲起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时,总是眉飞色舞,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时代的主角。有人猜测,或许这位少年将来会走出村子,去追寻更大的天地。但无论未来如何,柳清歌都相信,自己的命运早已注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无愧于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