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一降再降钱潮涌向香港|钛媒体金融

  • 发布时间:2024-08-30 08:13:31 来源:
标签:
导读 今天【利息一降再降钱潮涌向香港|钛媒体金融】登上了全网热搜,那么【利息一降再降钱潮涌向香港|钛媒体金融】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大...

今天【利息一降再降钱潮涌向香港|钛媒体金融】登上了全网热搜,那么【利息一降再降钱潮涌向香港|钛媒体金融】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大家可以一起来看看具体都是怎么回事吧!

香港的特产是什么——港卡。

社交媒体上的这一则调侃正是现实情况的生动反映。今年以来,内地居民赴港开户热度持续未减,恒生银行中报提到,上半年内地客户的新开户数据按年增加166%,而该行去年非香港居民新开账户猛增了342%;南向理财通规模快速飙升,仅仅在3月至6月,就有超过530亿元资金通过跨境理财通渠道南下投资,是去年同期的26倍有余。

赴港买保险的传统仍然持续,而伴随着“优才”、“高才”们纷纷当起保险代理人,香港保险市场明显“卷了起来”,同时客户关注的重心逐渐从2019年以前的重疾险,转向储蓄型保险。

当内地资金涌向香港,“能不能保本”仍然是投资者最关心的议题。

降息在望,开户仍然排长龙

8月29日上午8点50分,家住深圳的陈小姐来到位于香港九龙塘的中银香港又一城分行取号开户,此时她已经排位15号。

之所以没有提前预约,是因为“预约已经满了”。陈小姐说,“原以为9月美元降息预期基本确定,来开户的人应该会少一些,但似乎并非如此。”

而在远离香港城市中心的元朗区,中银香港元朗青山道分行内的开户客户同样已经排起长队,该行的个人银行经理告诉钛媒体App,该分行设置了4位同事专门负责开户事项,“几乎每位同事都连轴转,各自每天需要完成大约10位客户的开户审核,8月以来美元降息预期明确,香港各家银行的利率也在走低,但从2023年以来至今,每日开户人数变动不大。”

而在一街之隔的汇丰银行元朗分行,该行的大堂引导台几乎已经成为“开户台”,两位客户经理流水线式的亲自为客户操作手机开户——除了不时需要客户设置密码。该行的客户经理表示,“大约一天要完成60多位开户。”

开户热潮在业绩中也得以体现。

恒生银行中报提到,上半年,内地客户的新开户数据按年增加166%,而该行去年非居民新开账户猛增了342%。

汇丰银行则在中报中提到,汇丰香港2024 年上半年新增银行客户 345000 名,较 2023 年上半年增长 77%。今年一季度,汇丰新增13万名对私客户,其中60%为非香港居民,汇丰官方称,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内地。

中银香港也不遑多让,2023年,中银香港新增20万跨境客户,按年增加近4倍,与2019年相比增加近1.3倍。中银香港有关人士透露,今年首5个月内地居港客户新开立账户数目按年上升近三成。

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桥表示,该行跨境业务在今年首季发展迅速,首季显卓私人理财客户数目同比增长3成,内地跨境客户数目同比增长近5成,带动相关客户资产规模同比增长超过6成。

一些银行的开户难度在升级。比如,花旗银行自去年11月便规定,非港客户开户门槛从1万港元提高到150万港元。招商银行香港分行,将香港一卡通账户的开户门槛提高了100倍至800万港币。

而汇丰银行和中银香港的客户经理则向钛媒体App表示,该行的开户难度事实上在降低,目前两家银行的开户资金只需要象征性的100港币和1000港币,认证材料的审核标准也在降低。比如在笔者的开户过程中,汇丰银行并不需要提交地址证明文件。

几家银行的客户经理均表示,内地客户主要关注定期存款以锁定较高的利率。

这主要由于两地利率水位存在明显差距。在过去一年多里,港元市场由于与美元挂钩而一直保持高息状态;与此同时,内地的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年利率达到3%以上的大额存单和定期存款几乎消失。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内地银行整存整取存款平均利率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7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三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481%,六个月1.689%,一年期1.817%,两年期1.94%,三年期2.339%,五年期2.295%。

大额存单的利率也在一路走低,年利率3%以上的定期存款近乎绝迹。2024年7月,发行的大额存单三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663%,六个月期1.87%,一年期2.01%,两年期2.187%,三年期2.576%,五年期2.478%。

不过,随着美元降息预期强化,香港银行也已经跟随降息。

汇丰银行存款广告,来源:钛媒体App

8月26日,香港多家银行宣布调整港元定期存款利率。大新银行官网信息显示,3个月港元高息定期存款利率已降至3.4%。中银香港官网亦于8月22日发布公告,3个月港元新资金特优定期存款年利率同样为3.4%。

一位原本打算近期赴港开户的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则向钛媒体App表示,内地存款利率一跌再跌,让她也一度考虑美元存款,但是最近的汇率风险较大,纠结过后还是选择去抢购某互联网银行的年化利率2.99%的大额存单,“不一定比现在5%的美元存款差。”

“南向通”一度连续4个月飙涨,绝大部分是定存

跨境理财通是内地资金赴港的新途径。

2021年10月,跨境理财通正式开启,当时仅限于为大湾区9个城市的居民或当地纳税或社保满五年的人提供服务。

今年2月,跨境理财通政策升级,降低了参与门槛、提高了个人投资者额度。将参与“南向通”业务的内地投资者需要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的要求降低到只需要“满2年”,同时,增加“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作为家庭金融资产准入的可选条件。个人投资额度也从100万提高到了300万人民币——相比之下,跨境理财通的投资额度要明显高于每年每人5万美元的换汇限额。

内地居民通过“南向通”,可以在香港合作银行的“货架”上挑选理财产品——包括基金、债券、人民币、港元及外币存款等。需要注意的是,该产品尽管资金可以投向香港市场,但最终必须回流至投资者在内地的银行账户,因此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资金出境。

今年以来, 通过“南向通”赴港投资的资金经历了一轮暴涨。人行广东分行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南向通跨境汇划金额分别为9.89亿元、14.83亿元、131.06亿元、223.35亿元、83.38亿元和94.81亿元。仅仅在3月至6月,就有超过530亿元资金通过跨境理财通渠道南下投资,是去年同期的26倍有余。

彼时,多家银行为了吸引新客,开出了利率高至6%的人民币定存,而美元定存甚至开出了10%的利率。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南下资金大部分投向了存款,据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末,南向通内地个人投资者持有港澳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162.4亿元,包含投资基金2.24亿元、债券0.25亿元、存款159.91亿元,其中存款占比98.47%。

截至目前,官方尚未更新具体的产品持仓情况数据。

高才涌入港险圈,内资青睐储蓄险

作为内地资金涌向香港的另一大传统渠道,来自内地的钱潮与人潮在同时涌入保险业。

2023年,内地访客的新造保单保费飙升至589.72亿港元,同比增长2754.4%,约占总额的32.6%,仅次于2016年。今年以来,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内地居民赴香港投保的需求依然旺盛。香港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香港保险市场源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保单保费为156亿港元,同比上升62.6%,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24%,较2023年一季度的96.13亿港元增长62.6%。

友邦保险中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录得的新业务价值8.58亿美元,上升26%。其中,中国内地访客带来的新业务价值分别增长24%。

人才也在涌入,2023年,香港政府调整人才引进政策,大量内地人才涌入。香港入境处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收到超过22.4万宗各项《人才入境计划申请》,约13.5万宗获准来港,同比2022年获批上升255%。今年上半年,通过“高才通”“优才计划”“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等人才入境计划抵港的人士共有4万人,他们同时带来了4.3万名配偶、子女等受养人。

港府2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政府地曾在2023年11月访问约5000名抵港逾6个月的“高才通”签证申请人及其家属,调查发现仅有54%的人士在港成功就业,而金融是最主要行业之一。

一位香港保险代理人向钛媒体App表示,已经有大量“优才”、“高才”加入了保险行业,甚至有的团队全员都是“优才”、“高才”。据其介绍,这一波进入香港保险市场的内地人才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优秀者凭借优质的人脉和资源、丰富的职场经验、极强的执行力,出成绩特别快;但也有部分人只是获得身份之后,亟需要找一份工作来帮助未来续签,保险只是一个跳板。”

另一位代理人则提到,伴随着“优才”、“高才”们的涌入,香港保险市场明显“卷了起来”,“最近已经有客户直接来问‘能提供多少返佣’,这在以往是非常少见的。”

在产品类型选择上,2023年内地访客保单中,储蓄型保险占比60%,保障型保险占比40%,而此前两者的比例分别为40%和60%。

多位香港保险代理人也表示,客户关注的重心已经逐渐从2019年以前的重疾险,转向储蓄型保险,“客户并不太在意收益率究竟是7%还是5%,最关心的是能不能保本。”(作者|蔡鹏程,编辑|刘洋雪)

以上就是关于【利息一降再降钱潮涌向香港|钛媒体金融】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