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军|原来如此:中东战争背后的大国勾心斗角

导读 今天【刘胜军|原来如此:中东战争背后的大国勾心斗角】登上了全网热搜,那么【刘胜军|原来如此:中东战争背后的大国勾心斗角】具体的是什

今天【刘胜军|原来如此:中东战争背后的大国勾心斗角】登上了全网热搜,那么【刘胜军|原来如此:中东战争背后的大国勾心斗角】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大家可以一起来看看具体都是怎么回事吧!

· 全文共 2600 字,时长约 6 分钟

· 本文来源:刘胜军大局观(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文/ 刘胜军

国际政治犹如一盘复杂的棋局,下棋的是超级大国,小国则无可奈何沦为棋子。

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完美诠释了克劳塞维茨的箴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第二次中东战争,也被称为“苏伊士运河危机”,原本是英法与埃及的冲突,但以色列被英法诱惑入局“当枪使”。埃及之所以陷入这场战争,与苏联的鼓动不无干系。二战后如日中天的美国,则乐见“大英帝国”被赶出中东,反对英法动武,以“和事佬”的身份穿梭,反而鼓舞了埃及的斗志。

苏伊士运河危机,让英国的帝国殖民体系也遭到毁灭性打击,英国从全球性超级大国衰落为地区性中等大国。美国完全从英国手上取得霸主的地位。世界正式从三强鼎立变美苏两强对抗。

大英帝国与苏伊士运河

位于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也是向西欧供应石油的主要通道。埃及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苏伊士运河曾由英国和法国共同管理。一旦控制苏伊士运河就可以控制整个东地中海和中东地区,战略意义重大。

埃及仅次于印度,代表着大英帝国最后的光荣。二战后英国国势日颓,却仍以中东霸主自居,在苏伊士运河有8万英军。

英国企业和银行拥有苏伊士运河公司41%的股份,法国拥有52%的股份,但是此公司注册为埃及公司。

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旋即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获得胜利。

1951年,伊朗首相摩萨台宣布将伊朗石油工业收归国有,迫使英国部队撤出。

1956年,迫于国际压力,英国从运河撤兵。

狂人纳赛尔

1952年,埃及军队的军官们发动政变,推翻了法鲁克国王的君主政权。埃及富有魅力的领导人纳赛尔上校登上历史舞台。纳赛尔个性坚毅,将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失败视为耻辱,认为犹太人建国是西方殖民主义的最高潮,立志把英法逐出中东。

纳赛尔上台后,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旗帜,公开反对英国在中东建立的军事组织巴格达公约,该组织于1955年成立,成员国为伊拉克、土耳其、巴基斯坦、伊朗、英国。

纳赛尔希望在美苏争霸中能渔翁得利。1955年,苏联与埃及开展武器换棉花。苏联以蛙跳动作,跨越美国在苏联周围的封锁线。

美国虽然是英法的传统盟友,但却不愿跟英国的殖民传统扯在一起,希望借此获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同,建立世界盟主地位。美国也希望拉拢埃及加入遏制苏联的大战略。艾森豪威尔总统设计了所谓“北线国家”(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巴基斯坦)的中东版北约组织,甚至幻想把伊朗纳入。

对此,基辛格辛辣地说,“美国拉拢埃及加入反苏战略,这个政策可谓形同老年痴呆症。华盛顿越拉拢埃及,老谋深算的纳赛尔就越倾向苏联、提高赌注。”

为拉拢埃及,英国和美国提出帮助埃及修建阿斯旺大水坝,由美国负担9成经费。

1956年5月,纳赛尔撤销对蒋介石政府的承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激怒了美国。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宣布撤回对阿斯旺水坝对支持。

苏联看到了机会。苏联提出帮助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赫鲁晓夫还恫吓,“如果我儿子向我请缨参战支援埃及,我会鼓励他前往。”

赫鲁晓夫与纳赛尔

1956年7月26日,纳塞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通过运河的收入来独自修建阿斯旺水坝:“就在我此刻向你们说话时,你们的埃及弟兄已经开始接管苏伊士运河及其财产,并控制了运河的航行。运河位于埃及领土之内,它属于埃及。”

埃及政府关闭了亚喀巴湾,阻止以色列船只使用苏伊士运河。

出兵与收兵

法国也仇视纳赛尔,因为纳赛尔支持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这两个法国保护国的独立事业。法国总理摩勒宣称,“这一切都写在纳赛尔的作品里,就像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阐明他的政策一样。”

但美国反对英法采取军事行动。美国认为,对埃及的军事行动将煽起阿拉伯民族主义,这比失去苏伊士运河还严重。艾森豪威尔警告英国首相“后果极其严重”。

10月,英国、法国和以色列达成秘密的三方协定:首先由以色列向西奈半岛发动袭击,然后英法两国介入,要求双方军队在苏伊士运河两岸停火,埃及一定会拒绝停火,这时英法军队就进驻苏伊士运河区,从而达到接管苏伊士运河的目的。

10月29日,以色列不宣而战,两天后占领了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纳塞尔总统拒绝英法的停火提议。10月31日,英法两国调动了100多艘舰艇,200余架飞机,对埃及进行轰炸并摧毁埃及的空军力量。英军第三空降营的1,000多名伞兵在塞得港登陆,第42和第40皇家海军陆战队的2.2万名战士则占领了运河部分地区,埃及主力军队不得不后撤保卫运河。

英法遭到了埃及军队和城市居民的强烈抵抗,并在街头进行了激烈的巷战。

原本作为英法以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威胁停止向英法供应原油。

1956年11月5日,苏联向三国发送外交照会和最后通牒:如果不停止侵略行为,无法保证巴黎与伦敦的安全,可能使用“火箭武器”(暗示为核武)。苏联甚至暗示“这场战争如果不加以阻止,极有可能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

美国和苏联居然同时反对一件事情,这是空前绝后的一次。

11月6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英法两国被迫接受停火决议,以色列也同意撤出西奈半岛。英国首相艾登随即下台。

赢家与输家

虽然埃及在军事上彻底失败了,但在政治上却获得胜利,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的领导者。

美国也是大赢家。苏伊士运河危机给了美国机会去担负起领导发展中世界的使命。

英国地位一落千丈。时任埃及宣传部长的萨达特(后来担任总统)写道,“美国的最后通牒使英法归于适当的定位,既非大国、也非强国。”运河危机后,英国诠释它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就是对华盛顿的政策制定争取最大影响力。

参考资料:

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政治经济学+大历史观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天俱时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刘胜军微财经创始人

致公党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首席专家

著有《下一个十年》

山东·菏泽·定陶人

以上就是关于【刘胜军|原来如此:中东战争背后的大国勾心斗角】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