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在未来10年该押注在哪些城市

导读 近期十四五规划出台,对于房地产,政府依旧维持相对审慎的态度,除了再提房住不炒、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平稳健康等老词外,增加了关于保障...

近期十四五规划出台,对于房地产,政府依旧维持相对审慎的态度,除了再提“房住不炒、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平稳健康”等老词外,增加了关于保障房与土地财政的新表述:

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

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

即便今年受疫情影响,经济承压较大,但房地产并未得到如2008年、2014年那般大的投入。

现在我们可以有个基本认知:

楼市大的红利期已渐行渐远,今后房价大涨大落吃差价的机会没了,但总体上,房价维稳的态势将持续,这不仅给居住需求提供了一个平稳的窗口期,同时在楼市分化的情况将进一步加剧。

就城市而言,有些城市房屋空置率居高,人口持续流出;有些城市,大力推行人才新政,楼市火热。

作为整个房产经济链条中最终端的购房者,未来10年,该押注在哪些城市呢?房产还具有投资价值吗?

1

房地产说到底是城市资源的集合,涉及到教育、医疗、交通、商业等各种资源的累积。

若一个城市没有产业、人口持续流出,那么这样的城市就算房价便宜,它也无升值的空间。

这里,很多人也许会问,要是未来有高铁或轻轨能连通大城市,这个城市能否乘上大城市的红利。

对此,你要知道,一个城市能否有发展潜力,看的是留存下来的人,若没有足够多的产业来为城市造血,新建的交通只能加速将这个城市的人导出去。

当然,中国确实有特大城市能辐射一定区域,带动整个区域增长。其中突出表现的是,北京、上海,它们当前正在疏离城市人口,所以京津冀、长三角一带的次一级城市、卫星城是有利好的。

深圳则仍处于城市大扩张阶段,但受惠于顶层设置的政策红利,整个粤港澳片区将是中国未来最具潜力的地方,连带周边城市将在这一波发展红利中赢得利好。但这样的顶层设计,中国当前仅此一例。

除此,其他几个发展迅猛的新一线城市,如杭州、苏州、武汉、成都、郑州、重庆等,仍在大力吸引人口,壮大城市体量,所以建议置业最好进入其市区范围,周边的卫星城,作为自住尚可,但投资并不建议。

其实,关于城市发展的判断,政府曾有过文件:

自然资源部曾发出通知,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城市,应停止供地;36-18个月的,要适当减少供地;18-12个月的,维持供地持平水平;12-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要显著增加并加快供地。

也就是说,越卖不掉房子的城市,土地供应越少,今后的增量也越低,城市潜力有限。

而从今年整个楼市热度看,一二线城市热度仍处于高位,如成都、苏州、西安、长沙、南京、宁波、南宁等城市住宅去化周期均在6-12月之间,未来宅地供应会持续增加。

显然,未来10年,值得“买房”入市的城市,就是土地供应越多,库存且消化快的地方,而那些土地供出来也卖不掉的地方,还是“持币”观望为好。

2

过去10年,是房地产红利最大化的阶段,只要是抓住了机会,绝大多数是享受到资产迅速升值甜头的。

不过,这样的情况在今后很难出现了。而短期看,房价不会出现明显的波动,甚至部分经济基本面较好的城市,还将出现房价上行的趋势,但从长远来看,依托房地产获利的资本操作是逐渐被摊薄的。

当越来越“政策化”的楼市,没有了短期价格大幅波动的利差存在,短炒退场,房产投资的利润必然是降低的。

毕竟,与其他投资产品看,房产的不利点,在于资金投入门槛高,流动性不算好,周期较长。

当然,其安全性,以及能有实物用作抵押撬动资金,且可出租赚取持续流动资金的特性,仍是家庭资产配置的一大绩优选择。

所以说,房产今后并非完全没有价值,作为资产保值的手段,其仍是普通家庭较优的稳靠选择。

但是,我们也不能加太大杠杆,购房前一定要先衡量下家庭的收入能否匹配。

最好首付不要再配资了,要是手中资金不大充裕,建议适当观望,当前最重要的是,确保手中现金流的安全,不加高杠杆。

另外,家庭投资渠道,可以多元化一点,如果手中余钱不算多,仅够勉强凑个首付,后期月供压力也太大,会影响家庭整个生活,不建议将所有钱投入房产。一个家庭总要有一定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要是资金方面充裕,月流水也充裕,就想着供套房做“储蓄”用,也是可以的。从当前市场看,那些发展较好的一二线城市,在房价稳定期还是比较适合置业的,不着急的话,可以等到11-12月,今年开放商大概率

会打折降价卖房。

3

有些房产建议慎重考虑:商铺、公寓等商业投资型产品;旅游地产,个人散户最好不要去投资;空有规划,短期内无产业无人口的新城;房龄15年以上的老破小。

建议买房时,多看已建好或在建中的地铁口岸住宅;有教育配套,人口较为稠密的区域;选户型,建议至少拿个3房。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