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深圳首批集中拍地落下帷幕,6宗地块全部成交,收金138.44亿元。
同样作为一线城市,相较于北京、广州首批集中供地千亿左右规模,深圳百亿土拍显得不那么突出。其推出的6宗居住用地总建面约91.01万平方米,不过这也与土地稀缺特性相关。
尽管深圳供地规模较小,但所受到的关注度并不低于北京和广州。
据悉,本次土拍共吸引了包括万科、金地、招商、中海、保利、华润、中粮、碧桂园、金茂、电建、深业、卓越、平安、龙光、华发、世茂、星河、建发、越秀、中交、大悦城、武汉交投、佳兆业、联发在内的20余家开发商参与竞争。
夺地激烈程度远超其他城市
此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深圳市2021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显示,深圳计划2021年供应建设用地总量1130公顷,其中居住用地363.3公顷(占比32.1%),较2020年、2019年居住用地计划供应量分别提高了24%、142%。
虽然计划供地量有所提高,但在土地资源紧俏的深圳,开发商对每一宗地都抱着志在必得的心态。因此,深圳土拍的激烈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城市。
作为深圳今年首次大规模土拍,气势十足,交易大厅内几乎座无虚席。
在竞拍开始前,6宗土地之中就有3宗底价成交。由于龙华油松人才房地块及深汕合作区的2宗宅地,仅一人报名,已经分别被深圳人才安居集团以11.51亿元,及中铁+武汉交投联合体以21.61亿元拿下。
因此,深圳本次土拍真正能让房企参与的,仅剩宝安尖岗山和光明凤凰城的两宗商品房宅地,以及南山西丽的一宗商业办公用地,激烈程度可见一番。
其中,光明凤凰城、宝安尖岗山两宗宅地块均受到热捧,参与房企超过十家。显然,大部分房企主要都是冲着这两宗地可用于建设普通商品房。
最终龙光击败联发、金地等一众房企,以封顶价10.88亿元+配建11200平方米摘下光明A646-0083地块,成交楼面价3.78万元/平方米。
宝安A122-0372地块亦如是,最终经过9轮竞价,由深圳市金桂商务信息有限公司(佳兆业)以总价25.44亿元斩获,配建面积为31200平方米,溢价率45%,成交楼面价7.44万元/平方米。
而后续剩余近2小时土拍时间,都围绕着南山西丽地块展开。仅有3家房企报名、被认为是冷门的南山西丽地块,从起拍开始,龙光和万科特建发联合体两家就不断交替举牌。几番激战后,最终被龙光以69亿元拿下,溢价率高达44.96%。
据悉,深圳土拍重头戏将在第二、三批,通过招拍挂供应的宅地供应不会少于去年,且前海也将有宅地供应,可以预期,后市的土拍市场竞争将极为激烈。
联合拿地成为此轮集中拍地的典型特征
随着5月13日深圳、厦门首轮集中拍地收官,从4月15日长春打响集中拍地“第一枪”至今,不足月余。
根据克而瑞统计,包括长春、广州、重庆、无锡、沈阳、杭州、北京、厦门和深圳在内的9个城市合计共成交262宗地块,成交总金额达到4806亿元,其中杭州、北京两个城市首次拍地成交金额突破千亿。
重点城市首批涉宅用地集中开闸出让,给今年以来房企持续低迷的投资氛围注入一剂“兴奋剂”,龙头房企、央企、国企投资积极性明显增加。据CRIC监测,TOP50房企半数以上均参与了集中拍地,按照全口径拿地金额计算,50强房企在9城拿地金额突破3050亿元。
从首轮集中拍地的城市表现来看,城市与城市之间分化明显,城市内部不同地块之间冷热不均。“分化”已成为行业规模增速放缓后的市场常态,而规模房企也成为集中供地机制下的最大赢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联合拿地成为此轮集中拍地的典型特征。其不仅成为中小房企突围之道,更成为规模房企抱团取暖的一大方式。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认为,行业整体规模增速放缓之下,市场面临下行压力已成为长期命题。企业控负债、降杠杆压力增加,投资和规模扩张动能相应降低。叠加三条红线、土地两集中政策,对房企的资金要求、调配能力、测算能力等都是非常大的挑战,抱团取暖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编辑/李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