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的一个热点楼盘再起波澜,走入了大家的视野中。1000多套房源,锁定了9000多个有效登记客户,并且这些购房者清一色符合“无房优先”的购买资格。而这个引发近万人抢购的楼盘,被媒体曝出是“众筹打新”甚至“代持炒房”。对此,深圳市住建局出手调查。(12月3日央视财经)
房子从来不是简单的商品,因涉及公民居住权益,还具有一定的民生属性。所以,多年来有形之手多次对房地产进行调控。近年来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新定位,也是基于房子民生属性。然而,一些城市炒房之风并未休止,而是见“机”就起。
这里所说的“机”,是指政策稍有松动或者出现获利空间,炒房者就会看到机会、把握机会。比如引发“万人抢房”的这个深圳楼盘,就让炒房者看到赚钱机会,据说买套100平方米房子,就直接获利近500万元。在巨大暴利驱使下,出现“代持炒房”其实并不意外。
所谓“代持炒房”,就是多人合资利用他人资质购买住房。这种现象既解决了买房钱的问题,又解决了买房资格问题。显而易见会助长恐慌情绪,推动深圳房价上涨。在此背景下,深圳住建部门介入调查很及时有必要,若对违规者进行处罚可对这股炒房风泼一瓢冷水。
但问题是,谁是违规者,如何找到违规者及其违规证据?如果“代持炒房”都是市民自发行为,无论是众筹资金,还是利用有资质的人买房,似乎都没有违反现有法规。因为众筹资金是一种正常的常见的民间行为,购房者符合“无房优先”购买资格,也是遵照政策。
不过,也不排除某些渠道商、开发商为了利益最大化,在背地里引导、组织市民炒房。但这需要证据来证明,然后才能开出罚单。这取决于深圳住建部门深入调查的情况。从深圳热点楼盘与周边二手房价格严重倒挂来推测,这种“代持炒房”不排除是民间自发行为。
比如某热点楼盘均价13.1万元/平方米,而周边二手房挂牌价17-18万元,其中均价价差至少4-5万元,学过数学、有投资意识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巨大获利空间,根本不需要他人来组织炒房。尽管未必能查到、罚到违规者,但监管部门作为市场守夜人介入仍有必要。
这种介入调查可以视为“治标”,通过调查既能排除违规行为,也能查处违规行为,也为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但“治标”更要“治本”,即找准“代持炒房”的深层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深层原因是一二手房价倒挂吗?这仍然不是楼市最根本的原因,而是表面症结。
一二手房价倒挂现象,此前在其他城市也出现过。这种现象的确不正常,而要解决倒挂问题,不外乎市场和法律。所谓市场,是指要通过增加供给、平衡需求来改变市场预期。当二手房房源供给增多,二手房价自然下降;当新房供给增加,大家也不会去抢热点楼盘。
但深圳面临的问题是,由于是新发展起来的超大型城市,二手房源比较有限。同时,深圳土地资源紧张几乎人人皆知,既影响新房供给也影响市场预期。所以,深圳必须围绕“土地”做好文章。同时,还应该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对不合理的购房需求进行有效抑制。
比如进一步完善房屋交易和持有环节的税收制度,也有“治本”之效。总之,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最终要靠市场和法律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