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故事,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利用智慧和谋略,在赤壁之战中巧妙地从曹操手中“借”到了十万支箭。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机智与胆识,也体现了他深谙人心和自然规律的能力。
东汉末年,曹操率大军南下攻打东吴。周瑜身为东吴大都督,与诸葛亮共同商讨破敌之策。然而,周瑜心胸狭隘,嫉妒诸葛亮才华横溢,便想方设法刁难他。一次议事时,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的要求,企图借此置其于死地。但诸葛亮却自信满满地说只需三天即可完成,并主动立下军令状。
接到任务后,诸葛亮并未急于召集工匠赶制箭矢,而是精心策划了一场“草船借箭”的计谋。他命令部下准备二十艘装满稻草人的船只,并叮嘱他们待到第三日清晨江面雾气弥漫时出发。果然,当天浓雾笼罩江面,曹操担心有埋伏不敢贸然出击,只能下令放箭自保。于是,无数箭矢射向那些伪装成士兵的稻草人。等到雾散之后,诸葛亮指挥船队满载而归,顺利完成了任务。
此役不仅化解了危机,还彰显了诸葛亮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应变能力,赢得了众人的敬佩。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军事斗争中智慧的重要性,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