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暇供:全力以赴却仍感不足
“力不暇供”出自《后汉书·蔡邕传》,字面意思是力量不足以完成所要做的事情,多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但仍然感到无法满足需求或达成目标。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无奈与遗憾的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复杂事务时的局限性。
在生活中,“力不暇供”的场景比比皆是。比如一个忙碌的上班族,他可能需要兼顾家庭、工作以及个人兴趣爱好,但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最终可能会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做到事事圆满。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只能选择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而不得不放弃一些次要的目标。这并非懒惰或无能,而是现实条件限制下的一种无奈。
然而,“力不暇供”并不意味着放弃努力。相反,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学会合理规划资源,分清轻重缓急。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动力。正如古人所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即使最终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结果,只要尽力而为,便问心无愧。
总之,“力不暇供”是一种对现实清醒的认识,也是一种激励人心的态度。它告诉我们,即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克服障碍,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