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北京大学的资深教授,被誉为“国学大师”、“东方学泰斗”。季羡林早年留学德国,专攻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对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季羡林的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他在语言学领域成果斐然,尤其在印度古代语言的研究上享有盛誉。此外,他还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包括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等,为中印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他的散文集《留德十年》记录了自己留学德国的经历,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作为一位杰出的学者,季羡林不仅在专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还以谦逊的态度和高尚的品格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他一生倡导“真善美”,强调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晚年时,季羡林依然笔耕不辍,关注社会问题,热心公益事业。他去世后,被追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