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他早期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名篇。这首诗以泰山为背景,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登高望远时胸中涌起的豪情壮志。
全诗开篇即展现出泰山的巍峨气势:“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短短两句便将泰山横跨齐鲁大地、直插云霄的磅礴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进一步刻画了泰山的神奇与庄严,仿佛天地间的灵气都汇聚于此,而山巅与山谷之间光线的变化更增添了神秘色彩。接下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则从视觉和心理层面深入描写登山的感受:山中的层层云雾让人心潮澎湃,极目远眺归巢的飞鸟,不禁让人感叹时光流逝。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不仅体现了诗人渴望攀登高峰、俯瞰群山的决心,也寄寓了人生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涵。
杜甫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还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激励着后人不断挑战自我、勇攀高峰,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信念,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