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修鞋匠
在我们小区附近,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小巷的尽头,有一个简陋的修鞋摊,摊主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他姓李,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李师傅”。李师傅个子不高,脸上的皱纹像树皮一样深,但他的眼睛却总是亮晶晶的,透着一股温暖和善良。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小巷时,李师傅就准时出现在他的修鞋摊前。他戴着一顶旧草帽,身旁放着一个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各种修鞋用的小工具。无论是补鞋、换底,还是钉掌,他都驾轻就熟,动作麻利又细致。有时候,顾客送来鞋子破损严重,李师傅会耐心地修补,甚至主动提出免费帮忙处理一些小问题。他说:“东西能修好就不该浪费,节约也是一种美德。”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拿着一双破旧不堪的运动鞋来找李师傅修理。李师傅不仅没有嫌弃,还仔细检查后说:“这鞋还能穿,别扔了。”然后花了整整半小时帮他修好了鞋,并且没收一分钱。流浪汉感动得连声道谢,而李师傅只是摆摆手,笑着说:“小事而已。”
李师傅的故事让我明白,真正的善良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体现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他的坚持与奉献,就像那条不起眼的小巷一样,虽然普通,却充满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