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描写夜景的诗。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在船上夜晚所见到的独特景象,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感悟。
全诗如下: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首句“月黑见渔灯”点明了时间是在夜晚,且月亮被云层遮住,天色昏暗。然而,在这漆黑的夜幕中,一盏渔灯却显得格外醒目。这里的“见”字不仅写出了渔灯的明亮,也暗示了它在黑暗中的独特存在感。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进一步刻画了渔灯的形象,将其比喻为一只孤独飞舞的萤火虫。这一比喻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又赋予了渔灯一种灵动的生命力。同时,“孤光”二字也透露出一种静谧与孤独的氛围。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描述了微风轻拂水面,泛起层层涟漪的情景。这里的“簇”字用得极为传神,仿佛将微风化身为一位温柔的手指,轻轻拨弄着水面,使之泛起波澜。
最后一句“散作满河星”则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当微风吹动时,那一点渔灯的光芒仿佛被分解开来,洒向整个河面,使得整条河流都仿佛布满了星星。这种视觉上的变化让人感到震撼,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无限遐想。
总的来说,《舟夜书所见》通过对渔灯、风浪等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夜晚江面上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人借助这些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