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是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长勺之战的背景和经过。本文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展现了古代军事战略思想以及对民心的重要性。

原文讲述了鲁国在面对齐国入侵时,曹刿主动请缨参与国事,并向鲁庄公阐述了战争取胜的关键在于“取信于民”。他指出,只有当君主能够做到施惠于民、明察秋毫,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从而在战场上获得胜利。随后,在长勺之战中,曹刿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准确判断敌我双方的心理状态,在齐军初战失利后选择按兵不动,等待最佳时机反击,最终以弱胜强取得了胜利。

翻译如下: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攻打我们鲁国。当时曹刿请求觐见鲁庄公,询问作战的理由。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器和谷物我都按时供奉。”曹刿回答道:“这只是小信,神灵不会因此保佑您。”庄公又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查明,但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曹刿这才点头说:“这可以一战,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

在战斗过程中,当齐军擂鼓进攻时,曹刿建议暂不出击;直到齐军多次冲锋无果而返时,才下令追击,结果大获全胜。事后分析原因时,曹刿解释道:“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激发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则几乎耗尽。此时对方已经疲惫不堪,而我方士气正旺,所以能够取胜。”

这篇文章不仅记录了一次具体的战役过程,更深刻揭示了治国理政和用兵之道,强调了民心向背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