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闰,百年不闰”是公历中关于闰年的规则。这一规则的设计源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周期与日历设计之间的关系。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为365.2422天,而公历采用的是365天的平年制度。为了弥补每年约0.2422天的误差,每四年增加一天,形成一个366天的闰年,这就是“四年一闰”的由来。然而,这种简单的方法仍存在细微偏差,因为0.2422天略小于1/4天。因此,如果每四年都设为闰年,长此以往会导致日期与季节逐渐错位。
为了进一步精确调整,提出了“百年不闰”的规则:即公元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不是闰年。例如,1700年、1800年和1900年虽然可以被4整除,但由于它们能被100整除且不能被400整除,所以不是闰年。而1600年和2000年能够被400整除,因此仍然是闰年。
通过这些规则的结合使用,公历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地球公转周期,确保日历与季节保持一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