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的正确读音是“yōng jū”。痈疽是一种中医术语,指的是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疾病。它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化脓溃烂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全身性感染,危及生命。
痈疽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外感邪毒、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中医认为,痈疽主要是由于湿热火毒蕴结肌肤所致。治疗上,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常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法。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患处,以防感染扩散。
现代医学对痈疽的治疗也十分重视,通常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结合外科手术进行切开引流。预防痈疽的关键在于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及时处理皮肤损伤,防止细菌侵入。
总之,痈疽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正确治疗,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了解其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对于保护自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