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势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一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气候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地理上看,我国的地势可以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地形复杂,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级阶梯则从青藏高原边缘向东部延伸,包括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等地形区,平均海拔降至1000-2000米左右。第三级阶梯靠近沿海地区,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这种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众多河流自西向东奔流入海,不仅塑造了壮丽的峡谷景观,还促进了东西部之间的水运交通。同时,它也影响了气候分布,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能够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丰富的水力资源也为我国能源开发提供了巨大潜力。
总之,我国独特的地势结构不仅造就了多样的自然风貌,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