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打一成语是“一鸣惊人”。
成语“一鸣惊人”来源于《史记·滑稽列传》。据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楚庄王即位三年后,没有发布过任何政令,整日沉迷于享乐,大臣们十分焦急。有一天,一位大臣故意问庄王:“大王,有只大鸟栖息在宫殿前,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怎么回事?”庄王听后笑着说:“这只鸟不是普通的鸟,它三年不飞是为了积蓄力量,三年不叫是为了观察时机。一旦它起飞,必将一飞冲天;一旦它发声,必将一鸣惊人。”后来,楚庄王果然励精图治,迅速整顿朝纲,击败了周边国家,使楚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这个成语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的人,一旦表现出来,就会取得惊人的成绩。它告诉我们,成功往往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等待,只有厚积薄发,才能一鸣惊人。
在现代社会,“一鸣惊人”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默默努力多年,最终取得辉煌成就的人。例如,一些科学家、艺术家或企业家,在默默耕耘多年后,突然推出一项震惊世界的成果或作品,这正是“一鸣惊人”的生动体现。因此,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像楚庄王一样,脚踏实地,不断积累,为未来的成功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