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原诗

“不待扬鞭自奋蹄”这句成语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原文如下:

> 不待扬鞭自奋蹄

>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 鸿雁不来传尺素,佳期如梦隔千山。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不待扬鞭自奋蹄,东风无力百花残。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以及自身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意志。诗中的“不待扬鞭自奋蹄”,形象地刻画了马儿在没有主人催促的情况下主动奔跑的状态,寓意着一种积极进取、自我驱动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不懈追求的态度,也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主动作为、勇往直前。

诗中还运用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经典名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事业上,都应像春蚕吐丝、蜡烛燃烧一样,倾尽全力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蕴深远,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至今仍给人以深刻启迪。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