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叫楚国的地方,有一位非常聪明又有才华的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不仅学问渊博,还关心百姓的生活,常常为国家和人民着想。可是,当时的国王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反而听信了奸臣的话,让屈原被赶出了朝廷。
屈原离开后,心里十分难过。他看到自己的祖国渐渐陷入困境,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感到无比悲伤。于是,他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人们听说后,都非常伤心,纷纷划船去救他,但已经来不及了。
为了纪念屈原,大家把米饭投入江中,希望鱼儿不要吃掉屈原的身体。后来,这种习俗演变成了今天的赛龙舟和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驱赶江中的鱼群,保护屈原的遗体;而粽子则是用竹叶包裹糯米,象征着人们对屈原的怀念。
从此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一个充满悲壮与敬意的故事。让我们记住屈原的精神,热爱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