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百姓点灯》
古时,有一苛政盛行于世,名为“不许百姓点灯”。此令一出,天下黎民无不嗟叹。点灯本是寻常之事,于寒夜之中驱散黑暗,为行人照亮道路,为家人温暖心灵。然自此令颁布之后,百姓家中再无灯火可觅,整个村庄陷入死寂般的沉沦。
此政策之推行,实乃统治者为节省油料而设。他们认为灯火耗费过多资源,便强行禁止百姓使用。然而,此举却带来诸多不便与灾难。夜晚行路之人常因视线不明而跌入沟壑;孩童读书学习受阻,难以掌握知识;老人独居寂寞无助,连最基本的光明都无法拥有。更有甚者,在寒冬腊月里,许多人因缺乏照明而在寒冷中挣扎至死。
此等暴政不仅剥夺了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更摧毁了社会应有的温情与活力。人们怨声载道,但又无可奈何。直至一位智者挺身而出,他游历四方,向各地宣扬光明的重要性,并劝谏当权者废除此令。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新君即位,废除了“不许百姓点灯”这一荒谬的禁令,让光明重新洒满大地。
从那以后,人们重拾灯火,生活逐渐恢复生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治理之道在于体恤民生,而非一味地压制与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