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种植方法全过程视频(紫苏种植方法全过程)

导读 大家好,紫苏种植方法全过程视频,紫苏种植方法全过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紫苏常见品种有两种

大家好,紫苏种植方法全过程视频,紫苏种植方法全过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紫苏常见品种有两种,一种是绿叶,一种是白花,俗称紫苏。另一种叶子和花是紫色或紫苏,以前叫紫苏,入药多为紫色。

紫苏在我国栽培广泛,栽培历史悠久,形成了许多品种。但在种植紫苏的过程中,大部分是日本紫苏和国产紫苏品种。

紫苏种子属于深休眠类型,采种后需要4-5个月才能逐渐完全发芽。如果在反季节栽培,种子必须用低温或赤霉素处理,以有效地打破它们的休眠。新收获的种子用赤霉素处理,放在低温和光照下5-10天,然后放在15-20的光照下催芽12天左右。种子发芽率可达80%以上。

2.土地选择和苗床准备

选择不易板结、通气保水好、含有机质高的壤土作苗床,每亩施有机肥200—400公斤,均匀撒入苗床,翻入苗床,晒干10天后,撒上复合肥5公斤和尿素2公斤作基肥,混匀后耙成平整细床,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盖上薄稻草。

育苗时,轻施2-3次人粪尿,隔苗定苗,注意肥水管理,防止苗白长。一般45天左右就可以移栽幼苗了。

紫苏也可以直接播种。

3.田间准备和移植

紫苏的要求不是太严格。紫苏可以在各种土壤中栽培,但最好是在土壤或沙土中栽培。

种植紫苏后10-15天,深耕地面晒干,每亩施复合肥100公斤,有机肥3000公斤作基肥,垄上喷洒杜尔除草剂,2天后即可种植。一般行距20-25厘米,株距15厘米左右。

对于直播,可以钻15-20厘米的浅沟,覆盖良好,其厚度适合无种子。不要太厚,要及时浇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根据土壤湿度浇水。当苗高5-8cm时,开始间苗,然后浇一次水。苗高15cm左右时,将苗固定,然后浇一次水。

4.田疃管理

(1)水管理

紫苏是喜水作物,抗湿性强,耐涝性强。播种或移栽后,在旺盛生长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6-7月的干热季节,每天早晚都要浇水。有条件的可以搭遮阳棚,保证紫苏的质量。雨后浇完水,及时清沟,排除多余的水,防止积水烂根。

(2)肥料管理

紫苏在各个生长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是不同的。一般苗期需要的肥料量较少。随着个体的生长,需肥量逐渐增加,开花结果前达到最高,随后随着根系活力的减弱而逐渐减少。

如果以采叶为主,基肥会在紫苏生长初期提供养分,一般不需要追肥。6月份以后进入旺盛生长期,需要二次追肥。第一次追肥可以是每亩30-50公斤的高氮复合肥,第二次追肥是尿素,每亩用量在10公斤左右。

如果主要收获紫苏,在紫苏生长中期

紫苏结实期需要一定量的氮肥,然后追氮可以增加粒重,减少空粒。在这种追肥,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溶液可以喷洒在叶片上。一般一亩地喷洒0.5公斤磷酸二氢钾和100公斤水。

(3)挑自己的心,分支出去。

紫苏分枝力强,要进行适当的去核处理。方法是去除花芽分化的尖端,使其不开花,保持茎叶的旺盛生长。

在管理上,也要注意适时分支。由于紫苏枝条粗壮,如果不去枝,不仅会消耗养分,延缓真叶生长,还会使叶片总数减少,导致减产。分枝和摘叶可以同时进行。

5.紫苏病虫害的防治

紫苏生长期间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甜菜夜蛾、蝗虫、尺蠖、青虫等。这使得叶片穿孔失去其商业价值。注意物理和化学控制。在收获前15-20天停止服药。

本文,紫苏种植方法全过程视频,紫苏种植方法全过程到此就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